履带式推土机是工程施工现场常用的机械设备,行走机构承载着推土机的全部重量,担负着推土机的行驶职能,在其作业运行中,因现场工况差,时间久后会导致推土机行走机构磨损非常严重。行走机构的维修费用占到整机维护费用的60%以上。通过对履带式推土机行走机构磨损的原因分析,对采取何种有效应对措施,延长其寿命,降低推土机运行成本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推土机行走机构常出现磨损现象的零触部位:驱动轮轮齿与履带销套外表面:引导轮与履带链轨节滚道面;支重轮与履带链轨节滚道面;托链轮与履带链轨节滚道面;履带销与销套接触面;履带板与地面等。
一、推土机行走机构磨损原因
1、履带的磨损
在干式履带(相对于润滑型履带和密封型履带)的行走机构中,履带没有润滑,致使在工作过程中造成了履带销与销套之间因相对运动而产生磨损。履带中销和销套间的磨损是不可避免的,也是正常的,但这种磨损会使履带的节距伸长,使履带过大。这一磨损情况继续下去,履带就会产生侧面移动,从而引起引导轮、支重轮、托链轮、驱动轮齿等零部件的磨损,同时也更加剧了履带销与套的磨损。
履带的磨损还表现在因履带板与地面接触而使履带履刺高度的减小以及因履带链轨节滚道 面与引导轮、托链轮、支重轮接触而造成的履带链轨节高度的减小。履带板磨损严重时将会造成推土机牵引力的损失。
2、驱动轮的磨损
驱动轮轮齿的磨损常发生轮齿的根部、前后侧面、左右侧面和轮齿顶部。当推土机向前行驶,轮齿托起履带销套时,磨损发生在轮齿的前侧面;反之,当推土机向后行驶时,磨损发生在轮齿的后侧面。当履带太松,产生履带偏斜,轮齿冲击链轨节的侧面时将造成驱动轮轮齿侧面的磨损。
驱动轮轮齿的另一磨损形式是顶部磨损。顶部磨损发生在履带与驱动轮轮齿被粘性物质填塞,驱动轮轮齿与履带销套的啮合关系被改变时。当推土机向前行驶时,就会在驱动轮驱动侧的齿背面的顶点和销套的侧面划下印痕。
3、引导轮的磨损
引导轮的磨损是由于接触链轨节的滚道面产生的,而引导轮体凸起宽度的磨损则是由于与链轨节的侧面接触产生的。表现为:引导轮体凸起宽度的减小;引导轮体滚道面直径的减小;引导轮体直径的减小。
4、托链轮的磨损
托链轮的磨损是由于接触链轨节的滚道面而产生的。表现为:托链轮凸缘宽度的减小;托链轮滚道面外径的减小;托链轮凸缘外径的减小。
5、支重轮的磨损
支重轮的磨损同托链轮、引导轮的磨损一样,也是由于接触链轨节的滚道面而产生的。具体表现为:外凸缘直径的减小;滚道面直径的减小;双边内凸缘直径的减小;双边内凸缘宽度 的减小;外凸缘宽度的减小。
二、针对行走机构的磨损情况如何解决
1、如果推土机行走机构在早期就出现明显的磨损,应立即停止作业,检查引导轮、托链轮、支重轮、驱动轮中心与行走架纵向中心线的重合度。
2、为了延长使用寿命,可将前后支重轮调 换位置,但必须保持单、双边支重轮在行走架 上的原来位置不变;
3、行走机构各部件磨损至使用极限后,对于引导轮、托链轮、支重轮、驱动轮轮齿、履刺、链轨节均可采用堆焊进行修补或更换。
4、对于履带链轨节距因磨损而变长的情况,可采取反转链轨节加以补救或更换新的链轨节。
以上就是关于履带式推土机行走机构磨损的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法介绍,如果履带式推土机在工作时,行走机构出现故障,应立即停机检修,避免造成更大的故障发生,另外日常对行走机构的保养维护也很重要。